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
每日视讯:《山河之影》:神似和形似的一步之遥

2023-03-29 18:46:48 来源:舒心酱 分享到:

《山河之影》前四集观感复杂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直观层面优点明显,但开局故事节奏寡淡,主线进度条观感平淡又奇怪。

直到第四集李雾钱财被抢、陆铮被抓、故人长辈被杀,方才有了几丝步入正题式的悲剧感染力。

核心症结或许在于《山河之影》难被归类。

创作端诉求或许是“都想要、不必困于任何单一标签”(贴出的标签似乎是武侠悬疑谍战”),但实际呈现效果恐怕完全是另一回事。

不能被归入古偶“除CP外一切皆可大开绿灯”的轻飘宽泛范围,又难有历史正剧的周正厚重。

若说是武侠,前四集动作戏出现频率并不太高,且开局锦衣卫总旗和盗贼的故事实在无甚江湖质感。

(绣春刀拍了一种很新的武侠/庙堂,不代表沿用基本设定就算标准新武侠了)

若说是庙堂权谋谍战,也只是隐隐揭开一个角,老半天才终于上了一点“有很大阴谋”的主菜。

如果剧作内容足够硬核,这种难被归类就叫开先河,开宗立派杀出一条新血路;

而一旦内容寡淡无味,那就只能叫“四不像”。

目前《山河之影》恐怕更接近后者。

锦衣卫青春成长等关键词,倒是实打实对应着颇多双男主内容;

剧中“我喜欢你”、讲述昙花一现为韦陀故事等内容,旁支斜溢顺势收割CP向红利的意图很明显。

只是脱离剧情玩CP线有诸多复杂前提、且又有诸多危险红线。

角色上线铺叙繁复、核心节点手法突兀,让人在“劝退”和“再看看”之间反复横跳。

来,我们先说优点。

首先没有使用“磨到五官都看不大清”的夸张滤镜,演员真实皮肤状态都清晰可见。

其次,置景画面好看。

再次,目前打戏含量虽然不太高但只要出现大多精彩好看。

一段李雾和陆铮比身手,闪展腾挪、兔起鹘落,轻盈矫健。

各段不同的打戏,有的是一刀毙命的凶残,有的是呈现东方古老美学(同时还有cp意味),有的是刀刀到肉的紧张压迫感。

虽说不如影版《绣春刀》那般惊艳,但在网剧中显然当属上乘。

再比如如若对比各路古偶,《山河之影》主角设定不太走寻常路。

女主舒棠人狠话不多,有点飒。

男主李雾,披着油滑小贼外衣上线,专业坑蒙拐骗。

一,看点的得与失。

开局李雾(张云龙饰)是鸡鹅巷小贼“秀场”模式。

从顺手牵羊偷东西,到营救完当贼的小孩又告诫他“不可以成为我这样的人”,再到乱编佥事家孙子身份招摇撞骗,剧作花费诸多篇幅塑造“人在囹圄心思玲珑”的形象。

重点就在这“秀”字。

太“秀”,反而差点意思。

要说过于夸张过于古偶,也不至于,在寻常套路玩法中反而有几丝“套路叠加叠穿叠连环”的意思;

要说演员表演赶客、同样也不至于。

张云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对比各路不会演戏却占有大好坑位的,至少他的喜怒哀乐种种情绪都到位,都准确。

但他的“演”痕迹很重,每段都像自带“开机,来一小段”提示音,距离真正入戏无痕迹的演员、似乎也还有很长一段路。

这一段里最有记忆点的,是那声“回来”。

小朋友被当街欺辱,李雾“知道这是谁家孙子吗”、假冒摆谱救下人。

救人故事线任务完成后,李雾又来一句“回来”。

越摆谱、越讹诈、越搞油水,歪风邪气下的对方越深信不疑、谄媚巴结不已。

这是和正常心态不同的骗子心态,好不容易完事了弄走了这几个阎王还不赶紧跑反而多嘴讹诈人家,“回来”才有反差感和戏剧性。

骗完行头后,小小少年对李雾自然感激又崇拜,这点和初始阶段李雾分包子给他时很接近,本质无甚差异、只是程度不同。

你看,这一段男主出场,乍看没啥硬伤。

但无效内容、重复内容比重也不算低,略影响观感。

可能是太想强调“人设有点意思”,反而导致整段看下来有点无趣。

虽有轻喜剧画风,但并无真正的愉悦功效。

有形无实、有模有样但未必出效果。

另一边,陈若轩饰演的陆铮(宋真),开局着重讲“诚”与“狠”。

抓到在教坊司虐待众女子的同事(也是他晋升之路上的对手),白道正式手法走不通、改玩黑的,直接把人装箱子里。

这观感也挺奇怪。

从“种种掣肘下的困境之人”到“顷刻间发狠解决问题”,转折突兀、手法潦草。

就比如,《绣春刀》里的沈炼,一身功夫很是了得,威胁上司让他大哥当官,从物理功夫层面上说很容易,分分钟就能做到。

但后续呢?对方有的是官场手段折磨他兄弟几人。

从威胁到反被威胁,沈炼物理功夫属性上的能打,和身份属性上的棋子无奈渺小质感,集于一身,并不矛盾。

且更有浓烈悲剧感。

如今陆铮一出手随便搞定百户路上对手,不知后续有无反转麻烦和隐患(从逻辑上说应该有吧?)

但无论这个节点是否有后续,角色两面不同属性都显得割裂突兀。

二,质感外衣徒有其表。

很显然《山河之影》重视质感。

但这种对质感的重视,诸多时候落在无关琐碎细节中。

比如,李雾、李东方、陆铮,三人连环跟踪。

镜头不厌其烦从各个角度拍这仨。

然后呢?一板砖拍完了就没然后了。

换句话说,所谓画面质感脱离了有厚重承载的内容本身,悬置在单薄干瘪的进度条中。

为戏而戏、为秀而秀。

有点累。

已播四集中最重要的内容版块,是李雾冒充李东方,和陆铮、舒棠在王克恭府时好时坏时友时敌连环混战。

每个人的表面身份、真实企图,初始目标、临时起意,变来变去反转还挺多。

但只是“多”,没有做到真正的奇险。

剧中一段重头戏,女主用粮食活埋男主。

活埋哎!很惊悚了吧?

还是用粮食哎!很新鲜了吧?

还是女主对男主哎!又虐又好看了吧?

实际观感,很平淡。

除了道具新鲜之外(毕竟一般剧用刑或企图杀人都没这套家伙事),实在没啥意思。

这两人的前因后果,近一点的比如当时戏份,从“女侠饶命”到“营救女侠”,内容都寡淡套路;

远一点的比如十年前的相识往事,动辄蹦出来、观感也老套且别扭;

这俩当时当下的戏剧冲突,“用粮食活埋”现场,也是空有紧张外壳、没有真正有如实质的戏剧压力感。

还是对比《绣春刀》,沈炼大大小小搏斗,都让人很紧张。

哪怕是二刷三刷,那种命悬一线、抵死相搏的窒息感,也依旧有效。

《山河之影》显得轻飘,走过场。

同样,这段中“女侠要不你给我换种死法”,以及陆铮被兄弟辜负依旧不明就里使用猫叫暗号、李雾嘲讽他一起喵喵叫,也都是“有一点亮点但不多”。

前者在很套路的“男女主遇险交锋又互助”关系里,贯彻李雾坑蒙拐骗讨价还价的油滑路数;

后者强调二人个性,顺势安排笑点(顺势还刻意假装不经意给想嗑的人提供CP向内容)。

都算是看点,但淹没在漫长平淡进度条中。

姿态大过于内容表达本身。

起初剧作名写着《绣春刀.山河之影》,如今少了绣春刀三字,不知是否害怕被对比。

可是从置景到角色身份都接近,听说幕后班底也是部分“共享”。

甚至监制也挂着路阳本尊的大名,势必逃不开对比参照。

虽说将网剧和优秀院线电影放在同一坐标系下对比,确实有点欺负人。

但这版剧作开局无论是笑点、燃点、紧张点、共情点,都有一种隔靴搔痒使不上劲的似是而非。

开局是“有形似而无神似”的遗憾。

三,悬念感、遗留恩怨大网,过犹不及。

《山河之影》前几集,扔了一大堆往事恩怨梗,也埋了诸多悬疑大案未知问号。

李雾和陆铮,中间似乎有“杀父之仇”。

舒棠和李雾,十年前大概在诏狱共享过同一间牢房,剧作也经常一言不合就闪回。

舒棠和失散多年的亲姐姐,也就是第四集里突然冰刀相向的蒙面人和鬼面人,目前真假“夜不收”似乎暂时处于两大阵营,后续使命冲突、姐妹也不知要演什么生死相识剧情。

舒棠姐妹家当年什么冤案,陆铮他爹又如何成了罪臣,李雾当年一个小孩子究竟在其中起了什么关键作用,以及这关键道具锁要用什么密文打开等等,悬念特别多。

问题就在于,太多了。

悬疑内容,并不是问号越多就越好看。

相反,剧作悬念埋太多、时间线和闪回跳跃多且老套、各路人等掺和局面复杂又混乱,观感都并不严丝合缝。

老生常谈的话是,悬念和悬念感不是一回事。

悬念过多、切换过于跳跃、代入感过于稀薄,都会削弱有效悬念感。

恩怨是非牌的老套,悬念的多且乱且“哪哪都不挨着”,前者是在套路面前对质感和细节无能为力,后者是在线索和叙事上用力过猛。

或许是因为铺了太大的局,展开需要时间,后续观感可能好过开局。

此外,剧中陈述线索方式也时常囫囵。

比如,其中一条重要线索是“这人北方口音”。

大哥你们整部剧里就没有一个人是南方口音,您说这句“纸上对”的台词不心虚啊?

当然并不是说《山河之影》很糟糕一无是处。

上一辈配角们出场的戏份,观感都更厚重些;

服化道周正考究,诸多轴对称画面对强迫症来说观感非常友好。

部分镜头质感,也远超各色小成本古偶。

好比奔着精品方向努力,每个环节都差一口气。

但至少方向和意图没跑偏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