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翻译-借问酒家何处有

2023-05-20 02:49:03 来源:互联网 分享到:

1、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2、出自唐代杜牧的《清明》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3、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
【资料图】

4、赏析  诗歌赏析:诗的首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、气象等自然条件。

5、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,这一天,或合家团聚,或上坟扫墓,或郊游踏青,活动多样。

6、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,只是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,细雨纷纷。

7、   第二句“路上行人欲断魂 ”,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,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。

8、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,伤心欲绝,悲思愁绪。

9、   “借问酒家何处有”一句。

10、诗人融景伤怀至极,而又要冒雨赶路,雨湿衣衫、春寒料峭。

11、诗人希冀借酒消愁。

12、于是,他便向人问路了。

13、   结句“牧童遥指杏花村 ”,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,“牧童遥指”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,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,远处杏花似锦,春意闹枝,村头酒旗飘飘,真有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,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,前抑后扬,对比交错,相映成趣。

14、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。

15、  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,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。

16、   清明时节,天气多变,有时春光明媚,花红柳绿,有时却细雨纷纷,绵绵不绝。

17、首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写出了“泼火雨”的特征(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,旧俗要禁火三天,这时候下雨称为“泼火雨”)。

18、次句“路上行人欲断魂”写行路人的心境。

19、“断魂”,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。

20、这位行人为何“欲断魂”呢?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,照例该家人团聚,一起上坟祭扫,或踏青游春。

21、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,在陌生的地方赶路,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,偏偏又淋了雨,衣衫全被打湿,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。

22、   如何排遣愁绪呢?行人自然想: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,一来歇歇脚,避避雨;二来饮点酒,解解寒;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。

23、于是他问路了: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”问谁,没有点明。

24、末句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中的“牧童”二字,既是本句的主语,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。

25、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,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,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(古代酒店的标帜)。

26、诗到这里戛然而止,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,兴奋地赶上前去,找到酒店饮上几杯,获得了避雨、解寒、消愁的满足等等,都留待读者去想象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