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不说快,话不说漏,话不说满
作者:儒风君 · 果果
《古兰经》记载过一件事:
【资料图】
有个人请教圣人:“您最怕什么?”
圣人指着自己的舌头,回答说:“我最怕它。”
言多必失,闭嘴积德。
生活中,多少嫌隙,都因口角而起,多少矛盾,都与言语有关。
一个人越能管住自己的嘴,越能修德积福。
海明威说:“人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,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。”
话不说快,话不说漏,话不说满,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。
1
话不说快,灾祸自远离
俗话说:“水深流缓,人贵语迟。”
越有涵养的人,说话越是慢条斯理,不急不躁。
无论在什么场合,说话慢一点,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,不要让脱口而出的几句话,成了伤人伤己的利器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
宋朝名相寇准在宴会上用餐,不小心将汤汁沾到了胡须上。
坐在一旁的丁谓站起身来,准备用手绢帮他擦干净。
不料寇准笑着说:“你身为朝廷大臣,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?”
成语“溜须拍马”中的“溜须”,便是由此而来。
寇准此言一出,让丁谓下不来台。而丁谓本来就是个心胸狭窄的人。
此后,丁谓全力诋毁寇准,并且跟王钦若等同样受过寇准挖苦的官员结成同盟,在皇帝面前说寇准坏话。
最后,皇帝听信谗言,把寇准再三流放。
寇准的悲剧,在于说话太快,祸从口出。
生活中总有一些人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,口无遮拦。
殊不知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就容易产生间隙和矛盾。
所谓:“智者语迟,愚者话多。”
守住口,就是守住福气。
2
话不说漏,好运自然来
《韩非子•说难》中有:“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”
凡事谋定而后动,不可以轻易泄露于他人。
要想做成事,不必大肆宣扬,只要默默努力,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。
汉献帝被曹操劫持后,痛哭流涕求马腾杀了曹操。
曹操门下侍郎黄奎来见马腾,经过一番交谈,发现彼此都想杀曹操。
一番畅饮后,两人肆无忌惮地痛骂曹操,黄奎回到家,还是骂个不停。
黄奎的妻弟看出端倪,让黄奎的小妾试探,知道了秘密,向曹操揭发。
最后,马腾、黄奎两家三百多人,全部问斩。
很多事情,由于保守秘密而成功,因为无意泄露而遭受失败。
常言道:“好事一说就没,坏事一说准成。”
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,最好连神明都不要告诉。
从古至今,成大事者往往守口如瓶,不显山不漏水。
相反,那些还没开始干,就急于宣扬的人,往往干不成什么事。
3
话不说满,福气自然至
生活中,总有人爱把话说得太满。
话不说满,留有回旋的余地,才能进退有度、收放自如。
1889年,设计师埃菲尔设计出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——埃菲尔铁塔。
然而,该方案遭到众多艺术家的强烈反对,原因是他们无法忍受丑陋的铁塔竖在塞纳河畔。
他们发起各种抗议,甚至签订《反对修建埃菲铁塔》的抗议书。
当中就有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,他扬言:
“如果巴黎建成铁塔,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!”
1889年世界博览会之后,铁塔终于建成,出乎意料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。
意想不到的是,铁塔建成后,来这里吃饭、用下午茶次数最多的人,居然就是莫泊桑。
每当有人问起当初的抗议,莫泊桑只能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说:
“我之所以来这里,是因为这里是全巴黎唯一看不到埃菲尔铁塔的地方。”
古人云:“事不做尽,话不说尽,福不享尽。凡事在不尽处,意味最长。”
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。慎言之人,便是福厚之人。
懂得收敛,凡事留有余地,恰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。
文末点个在看,儒风君好喜欢!
↙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发现更多